当前位置| 国内 > > 列表>详情

世界讯息:华创宏观:端午消费有六大边际变化

2023-06-27 10:31:40 来源:金融界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

核心观点

与五一相比,端午假期消费有走弱迹象。整体来看,端午消费有六大边际变化:


(资料图片)

其中压力加大的有五点,主要是国内出行、旅游:1)旅游人次,恢复程度不及五一。2)人均旅游支出,在五一基础下进一步下滑,仅为2019年同期86%。3)出行人数,修复程度略低于五一。4)出行半径缩短。5)金银珠宝销售、部分地区零售数据,增幅低于五一。边际改善的是跨境游,出入境人数修复至65%,五一为59.2%。

报告摘要

端午消费的六大边际变化

(一)旅游人次,恢复程度不及五一

今年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较五一假期的119.1%,低约6个百分点。可能的原因是,居民前期积压的出游需求,在前期已经得到快速释放,五一节后有所回落。

(二)人均旅游支出,下滑至2019年同期的86%

端午假期人均旅游支出为352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6%,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为540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90%。

人均旅游支出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当下居民在旅游消费上的支出,仍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端午食宿费用较五一也有所降低。据出行平台数据,端午机票和多地酒店价格,较五一下降两成左右。

(三)出行人数,修复程度略低于五一

端午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404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22.8%,明显高于五一假期1%的降幅。

但以上营运性客运不包括私家车出行,而端午期间小客车出行较2019年增长24.85%,明显高于五一前三日8%的增幅。

如果加上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包含的旅客数,我们预计今年端午客流总量较2019年增长-1%-4%,增幅略低于五一前三日的5%-6%。

(四)出行半径缩短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今年端午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64.87公里,同比增长52.8%;五一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半径为180.82公里,同比增长81.59%。实际上,居民出行半径在春节期间冲高后,到五一假期已出现明显回落。

(五)金银珠宝销售、部分地区零售数据,增幅低于五一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端午假期,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13.6%,五一假期同比增速为22.8%。

部分地区端午零售餐饮数据不及五一。如广东,端午假期全省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5.6%,五一假期同比为37.6%;如河南,端午假期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2019年基本持平,五一假期日均销售额则达到2019年的113.5%。

(六)跨境游继续修复中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3年端午节期间全国边检机关日均查验出入境人员132.1万人次,为2019年端午节的64.6%。五一期间日均查验125.3万人次,为2019年“五一”同期的59.2%。

国际航班方面,据第三方数据,端午假期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4成以上,五一假期为39%左右。

每周经济观察:

景气向上:1)近一周土地溢价率上升至7%。2)动力煤价持续上升。3)发电耗煤继续走高。

景气向下:1)华创WEI指数连续8周下行。2)商品房销售继续走弱。3)国际油价下跌。

风险提示:消费修复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端午消费的边际变化在哪?

(一)旅游:量价表现均不及五一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我们进一步拆分量(旅游人次)、价(人均旅游支出)因素,并与五一假期作对比:

量的方面端午旅游人次恢复程度不及五一。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较端午节的112.8%高出约6个百分点。可能的原因是,居民前期积压的出游需求,在前期已经得到快速释放,五一节后有所回落。

价的方面,端午人均旅游支出在五一基础下进一步下滑。我们以文旅部公布的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人次,衡量人均旅游支出。端午假期人均旅游支出为352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6%,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为540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90%。

人均旅游支出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当下居民在旅游消费上的支出,仍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端午食宿费用较五一也有所降低。住宿方面,携程数据显示,端午期间多地酒店间夜均价较“五一”假期有明显降低,例如西安的酒店间夜均价较“五一”降低29%、南京降低22%、广州降低19%。出行方面,去哪儿数据显示,相较“五一”,端午机票平均支付价格降低近两成。

(二)出行:人数略有下滑,半径缩短

端午营运性客运量较五一明显回落。据交通运输部数据,6月22日至24日(端午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1404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低22.8%,明显高于五一假期1%的降幅。分出行方式看,公路及水路较2019年分别下降33%、44%,民航略高于2019年同期,铁路较2019年增长13%。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公路出行并不包括私家车出行。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包含的旅客数。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端午假期,全国小客车总流量9813.07万辆,日均3271.02万辆,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5%,明显高于五一前三日8%的增幅。

经调整后,我们预计今年端午客流总量较2019年增长-1%-4%,增幅略低于五一前三日的5%-6%

端午出行半径较五一也有所下滑。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今年端午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64.87公里,同比增长52.8%;五一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半径为180.82公里,同比增长81.59%。实际上,居民出行半径在春节期间冲高后,到五一假期已出现明显回落。

当前居民出行半径较疫情前仍有一定差距,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9年游客出游半径为270公里。

(三)跨境游:继续修复中

端午出入境人数恢复至2019年65%左右。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3年端午节期间全国边检机关日均查验出入境人员132.1万人次,较去年端午节增长约2.3倍,为2019年端午节的64.6%。五一期间日均查验125.3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同期增长约2.2倍,是2019年“五一”同期的59.2%。

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四成以上。据第“飞常准”大数据统计,端午假期,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3600班次(日均航班量1200班次),同比增长1835%,较2019年恢复四成以上。而据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际+地区线日均航班量1023班次,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8.78%。

(四)电影票房:仅次于2018年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6月24日21时,端午当总票房达8.94亿,为2011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成绩,仅次于2018年的9.12亿元。

日均票房和人均票价,均高于2019年同期。与五一假期相比,今年端午日均票房为3.03亿元,人均票价40.4元,与五一基本持平。与2019年端午同期相比,今年端午人均票价要高出15%左右,日均票房高17%左右。

(五)部分地区商品、餐饮等消费数据

商务部消费数据:据商务大数据监测,端午假期,金银珠宝、体育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6%和3.4%(五一假期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为22.8%)。

地区方面,江苏、安徽等省份端午消费好于五一,广东、陕西、河南等省份端午消费或不及五一,上海、北京端午消费或与五一基本持平。

江苏:据对江苏商务厅对全省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和初步统计,“端午”期间(6月22日至6月24日),全省消费品市场累计实现销售额较2019年增长14.5%。“五一”假期期间,全省消费品市场日均销售额比2019年增长12.9%。

广东:据广东省商务厅发布数据,端午假期,全省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5.6%,五一假期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7.6%。

上海: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端午假期,上海35个重点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基本与2019年节日同期水平持平。另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和次数,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22.8%和18.9%。

陕西:据陕西省商务厅监测数据,端午假期,全省570家零售、餐饮样本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3%,较2019年端午假期同期增长9.5%;五一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17.2%,日均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8.3%。

北京:据北京市商务局数据,端午假期,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068.1万人次,同比增长76.8%,增幅与五一假期基本持平。

河南:据省商务厅数据显示,6月22日至24日,全省重点监测383家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五一期间,全省重点监测的340家零售和餐饮企业,日均销售额是2019年同期的113.5%。

安徽:据省商务厅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54家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5.2%。五一假期同比增长16.53%,恢复到2019年同期97.11%。

(六)地产:假期成交偏弱

端午假期,商品房成交偏弱。6月22日-24日,67城地产日均成交28万平,较2022年端午同期下降2.8%,较2019年端午同期下降52.7%。

6月前24日,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39.6%,较2021年同期-49.7%。5月全月累计同比为+1.5%,较2021年同期-41%。4月、3月、2月全月同比分别为+6.2%、+20.4%、+7%。

二、每周经济观察

(一)华创宏观WEI指数:连续8周回落

截至2023618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4.48,相对于611日回落了0.02。主要是因为商品房成交面积以及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同比增速的回落较为明显,环比分别回落0.55和0.27。过去八周,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总体呈现持续回落的趋势。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指数的回落趋势将迎来转折。

(二)生产:发电耗煤继续走高

发电耗煤:继续走高。根据中电联数据,上周(6月9日至6月15日,下同)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同比27.6%,前一周同比为+24.1%;上周电厂日均耗煤量同比+25.8%,前一周同比为+23%。

螺纹钢:产量变化不大。近三周(6月3日-23日,下同),主要钢厂螺纹产量平均为270万吨,同比-13%,此前5周(4月29日-6月2日,下同)同比为-10.2%。表观消费仍偏弱,近三周螺纹表观消费平均为299万吨,同比+3.1%,较2021年-15%,此前5周同比为-2.2%,较2021年-26.2%。库存,连续18周去库,近两周平均去库29万吨,此前5周平均去库37万吨。

水泥:发运率本周有所回落。6月10日至6月16日,水泥发运率同比增幅为+9.6pcts,前一周平均为+12.3pcts,5月前五周(4月29日-6月2日)平均为+7.5pcts。

开工率:6月17日-6月21日,仅半钢胎、全钢胎、石油沥青装置、焦化、螺纹钢开工率更新。环比来看,截至6月21日, 除焦化外,其余4个行业开工率均小幅回落。同比来看,焦化、全钢胎、螺纹钢开工率低于去年同期,半钢胎、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高于去年。

(三)需求:汽车零售维持负增

出行:1)地铁:近一周客运量小幅回落。6月第三周,29城地铁出行量平均为7197万人,前两周平均为7121万人次。6月前三周,地铁客运同比+33%,5月、4月、3月全月同比分别为+89%、+92%、+54%。2)航班:近一周国内日均执行航班数达到1.3万架次以上,基本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

土地:成交仍偏弱。最近三周(5月29日-6月18日),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面积同比-20.3%,5月、4月同比为+23%、-41%。近一周土地成交溢价率有所回升,最近三周(5月29日-6月18日)平均在6%以上,5月为5.06%。

汽车:零售增速维持负增长。6月前18日,汽车日均零售同比增速为-6.1%,5月同比为+28.6%。政策方面,近期新能源汽车政策密集出台。6月15日,工信部等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6月19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6月21日,财政部等明确,到2025年底前,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

快递:受618电商促销活动影响,近三周(5月29日-6月18日)快递揽收量维持高位,较去年同期+15%,与5月前四周增幅一致。

(四)物价:动力煤价持续回升,螺纹价格反弹暂止

端午节前,肉蔬蛋价格小幅上涨,水果价格有所下跌。节前三天,季节性影响下,蔬菜批发价继续上涨0.6%。假期备货对行情略有提振,但供强需弱的格局并未改变,猪肉平均批发价收于19.23元/千克,仅小幅上涨0.5%。此外,鸡蛋批发价上涨0.3%,水果批发价下跌1.2%。

节前,港口动力煤价继续回升,焦煤价格小幅上涨。本周前两日,山西产动力末煤 (Q5500) 秦皇岛港平仓价收于820元/吨,上涨3.1%;随着旺季电煤需求来临,动力煤价阶段性回升。京唐港山西主焦煤库提价收于1810元/吨,上涨2.3%;需关注山西加快焦化行业调整升级带来的供给影响:据新华社报道,为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山西今年将全面关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截至2022年底,山西4.3米焦炉的产能为2259万吨,去年全年我国焦炭产量约为4.73亿吨。

本周,国际油价下跌。价格方面,截至6月23日,美油和布油期价分别收于69.16和73.85美元/桶,分别下跌3.7%、3.6%;库存方面,6月16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383.1万桶至4.6329亿桶,环比下降0.82%,同比增长10.7%。本周油价调整,主要原因或有两点:一是美联储官员发言十分鹰派,包括鲍威尔在国会的证词以及博斯蒂克的表态;二是欧美制造业PMI数据进一步大幅滑落,美国6月制造业PMI创六个月来新低,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初值创37个月来新低。

螺纹钢价格小幅下跌。节前,螺纹钢现货价收于3790元/吨,下跌0.8%;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收于908.42元/吨,上涨0.3%。其他地产相关价格,水泥价格下跌1.2%,重质纯碱市场价持平,玻璃价格下跌6.5%。

(五)贸易:欧元区制造业PMI继续下滑

BDI指数本周环比+6.7%,上一周为+6.1%;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本周环比-0.3%,前两周分别为+2.6%、+0.7%;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本周环比-0.8%,此前两周为+0.6%、-1.0%,其中美东航线与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本周环比+1.2%/-0.5%;CRB现货指数本周环比+0.97%,其中工业原料指数本周环比+0.42%。

韩国6月前20日出口增速为+5.3%,6月前10日为1.2%,5月同期同比-16.1%。

6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继续走低至43.6,前值44.8

(六)利率债:7月专项债计划发行量上升

地方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6月26日当周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1413亿,其中一般债168亿,专项债1245亿。6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含已公布未发行)4409亿,其中一般债687亿,专项债3722亿。

地方债月度发行计划更新:从已披露发行计划的12个省市看,7月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2607亿。

国债、证金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截至6月25日,已公布6月26日当周国债待发0亿/净发-3512亿,证金债待发0亿/净发-50亿。

政策方面,6月19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七)资金:预计央行仍会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

截至6月21日,DR001收于1.7908%,DR007收于1.9531%,R007收于2.2169%,较6月16日环比分别变化+17.5bps、-14.09bps、+1.5bps。6月19日~6月25日,央行逆回购投放净投放资金5620亿,下周到期资金6120亿。当下DR007高于1.9%,预计央行仍会持续加大逆回购力度。

截至6月21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9161%、2.4744%、2.6701%,较6月16日环比分别变化+3.44bps、+2.01bps、+0.75bps。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6月25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端午消费的边际变化在哪?——每周经济观察第25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