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内 > > 列表>详情

晚潮|三潭书院记

2023-07-31 17:24:36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三潭书院位于凤凰县东北部的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踏上一道陡峭的坡坎,汽车有点吃力。我们从车上下来后,便径直走向最高处的书院处。


(资料图片)

三潭书院入门处的位置在得胜营碑亭坳凤乾大道左近。十级青石为阶,上面是一道牌坊,牌坊下方正门上写着“三潭书院”几个隶书字。细看,“潭”字下方“早”字的一竖写出了头,直穿过“日”字,寓意这里的三潭学子早日出头。门边上两个圆形花坛,一植金桂,一植银桂,望上去均翠绿依旧。

经过长长的廊道转入正院,底层三大间,中堂为老师点教口授之所。吉信完小校长田景祥告诉我,他一直在主办一个兴趣班。我翻了一下桌子上的教材,有两种,一为《中华诗教扎根诵读》,一为《吉信完小校园“十礼”》,大约分“升旗礼”“集会礼”“对众礼”“尊师礼”“孝亲礼”“起居礼”“求学礼”“着装礼”“就餐礼”“借赠礼”,可以说从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等方面对学生提了要求,规范,又好记。试想,学龄童“逢集会,快静齐”等“三字经”版本式的教育内容既务实,又求真,对学生的熏陶无疑是全面的。

田校告诉我说,自己目前还在干着,我看到他的班子遇事能力的“快静齐”速度,听一个中层干部说,上午他们刚刚处理好一件棘手的事,又紧接着接待我们。这令我想起刚刚看到一个女校长在清洗操场入口防滑垫,我问她是不是在教室门口,她说不是,是学生进操场那里的,为了防止孩子们集会摔倒。另一个老师告诉我,前天一场大风,刮断了一棵刺槐,一棵松树。不过已是假期,还没有来得及搬走。我注意到,校园跑道上的一棵圆柏,树干上写着300年树龄,显然,这棵树比三潭书院本身还要悠久了。

说到三潭书院,此院建于同治11年,公元1874年。当地乡绅,贵东兵备道吴自发念及家乡偏僻,读书条件不好,因此从阵亡将士薪饷中拨银8万两,由心腹家人运回吉信镇,在得胜营和沙坪各建一座书院。得胜营书院初题“新吾书院”。吴自发回乡省亲,登上书院,见万溶江在山麓脚下潆回形成漆树潭,杨柳潭,罗布潭,伫立书院,但见三潭青碧如翡翠,令人心旷神怡,于是觉得“新吾”二字不能抒其山川钟灵毓秀于此院心志,便更名为“三潭书院”。因为当初建院得吴,杨,田三家帮助,“三潭”也符合这个隐喻。

三院落成竣工,据说是杨泳秋将剩余银两购置2百余亩良田作为学田,每年净收450余担谷子。书院也成立董事会,杨家监督核算,蔡家做收支出纳。王连祥祖父被安排为院工,全部开支由书院提供。

书院建成后,又置田达1000余亩。书院延请教瑜,如举人龙骥,名士田瑶价等曾任教于此。德胜营(吉信)附近的苗汉弟子均免费就读。有了三潭书院,吉信地区人才辈出。肖选卿、席良辰、田云帆、田锡九、唐富僧、唐铣生、张宗藩等人在此读书,并考取秀才。其中肖选卿、唐良臣、田云帆曾担任教师,后来做了县长。

书院历经149年变迁,英才济济。自建院至光绪32年停止科举止,共培养举人8名,秀才30余名。新试学堂建成,又培养数千苗汉子弟,可以说享誉天下。

读罢校方资料,笔者不禁不对三潭书院悠久历史和卓越贡献肃然起敬。

三潭书院创办人吴自发多次回乡,为解决书院生存出谋划策。其病殁于1886年,当地人曾建“吴公祠”以记之。其对于家乡教育的贡献彪炳史册。

王连祥祖父及后人往返于贵州镇远府及吉信镇押运阵亡将士薪饷,风尘仆仆,一路跋涉,艰辛执着,必将造福桑梓。

杨泳秋及后人对三潭书院兴建管理工作付出了心力,更值得褒奖。

三潭书院,是一座集信义、仁义和凛然大义于一体的宏大建筑。虽经149年风雨颓圮,而又重建,其融信义仁爱之精神必将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敬仰,可歌可泣。

在三潭书院的卓越校友中,记有科学家肖纪美等15人。肖纪美,1920年生于凤凰吉信镇,其父肖官麟曾任凤凰县县长。1939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著书28种。

其他有官职社会职务的乡贤不一一列举了。当笔者走出三潭书院,回望苍松翠柏间的古朴书舍,对创办者吴自发的建院非常钦佩。同时也对杰出的校友深表尊敬。我想,三潭书院不禁照见了近149年的历史文脉,更洞见了一代又一代吉信教育先贤的尽心尽力。

如今的三潭书院,更成立三潭诗社。三潭诗社的诗友们常常吟诗作对;校园里,树上、花前、绿茵地,诗词歌赋点缀其间。诗社经常组织的凤凰、阿拉、湘西州等多个诗社诗词楹联联谊活动,还有在书院里,诗社专家给老师和孩子开展的诗词楹联知识讲座。

这所具备1000余名学生规模的中心学校,以书院为核心逐步向四周扩张后发展,又以书院文化为核心打造出校园的主流文化。

巍巍武夷,文化曾因三潭书院而熠熠生辉。

蓄养文脉,含蕴古今。

山河依旧,人间春秋。

这座文运绵远的小院,飞出了一只只金凤凰,唱响了本地苗汉学子孜孜以求,不断迈进的时代新韵!

愿三潭书院越办越好,愿吉信乃至凤凰儿女一代胜过一代,愿凤凰的明天更加美好!

“天下唯三潭,松阁耸云间。书香熠千古,灵气扬万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